爬两层楼就胸闷咳嗽?总感觉气短、喘不上气?这些容易被忽视的呼吸信号,可能是慢阻肺发出的“健康警报”。作为全球第三大死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正以“沉默杀手”的姿态,威胁着千万人的呼吸健康。

沉默的杀手:慢阻肺的隐蔽威胁
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疾病,主要包括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长期吸烟、空气污染、职业粉尘暴露、反复呼吸道感染等都是其核心诱因。

这种疾病的可怕之处在于“隐蔽性强、进展缓慢”。早期仅表现为轻微咳嗽、咳痰或活动后气短,常被误认为是普通感冒或自然衰老。等到出现明显喘息、呼吸困难时,肺功能往往已受损过半,且这种损伤是不可逆的。

严峻现状:高患病率与低知晓率
数据显示,我国约有1亿慢阻肺患者,其中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高达13.7%。令人担忧的是,疾病的知晓率不足10%,许多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
慢阻肺不仅会导致呼吸衰竭、肺心病等严重并发症,还会显著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可能从“爬楼气短”逐渐发展为“平地行走困难”,甚至连穿衣、洗漱等日常活动都需要他人协助,最终被“困在呼吸里”。
主动出击:早发现、早诊断是关键
对抗慢阻肺,关键在于主动筛查和早期干预:
如果您是40岁以上人群,有长期吸烟史、粉尘/有害气体接触史,儿童期反复呼吸道感染,或反复出现咳嗽、咳痰、活动后气短等症状,应及时进行肺功能检查——这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

戒烟是预防和控制慢阻肺的核心措施,同时要远离二手烟、雾霾、油烟等污染环境,做好呼吸道防护,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
确诊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正确、规律使用吸入药物,定期接受随访,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肺功能检查。
学习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呼吸康复技能,结合病情需要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学会识别急性加重症状并及时就医。
世界慢阻肺日公益义诊邀您参与
2025年11月19日是第24个世界慢阻肺日,主题是“呼吸不顺畅,当心慢阻肺”。为提高公众对慢阻肺的认知,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将于当日举办公益义诊活动。
活动时间:11月19日(周三)上午9:00-10:30
活动地点: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门诊楼一楼大厅
活动内容:
前30名参与者免费肺功能检测
免费血压测量
专家一对一咨询,提供个性化健康指导
慢阻肺防治宣教,发放科普资料
呼吸是生命的基础,顺畅呼吸不该成为奢望。别让“忍一忍”的侥幸,换来不可逆的肺功能损伤。从关注每一次呼吸开始,主动筛查、科学防护,用行动守护肺健康!
(部分图片素材来源网络,侵权即删)
来源: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杨闪闪
党委宣传统战部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