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河南省气象局消息,近日部分地区将持续迎来降雨天气。看似平常的雨天,实则暗藏不少健康风险。
临床中见过太多因雨天滑倒导致的意外:从轻微软组织挫伤,到复杂骨折,甚至有中老年人因跌倒诱发慢性疾病加重。今天,就为大家整理一份「雨天防滑安全指南」,帮你避开湿滑陷阱!
一、湿滑背后的健康危机,
比你想的更严重
做好防滑
雨天路面湿滑,人体易失去平衡,本能调整平衡的过程中,很容易引发肌肉拉伤、韧带撕裂;而跌倒瞬间的撞击,还可能造成更严重伤害:
髋部骨折:尤其多见于骨质疏松的老年人,不仅恢复期长达数月,还容易引发肺部感染、血栓等并发症;
腕部柯雷氏骨折:跌倒时下意识用手撑地,极易导致这种常见骨折,需长期固定,影响日常活动;
头部外伤:哪怕是轻微脑震荡,也可能出现头晕、记忆力下降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数据显示,雨天意外跌倒发生率比晴天高出 43%,而中老年人因跌倒住院的平均时间长达 18 天 —— 做好防滑,就是守护健康。
二、选对鞋:预防跌倒的
“第一道防线”
选对鞋子
合适的鞋履能规避大多数雨天跌倒风险,挑选时记住这 3 点:
鞋型选 “稳”:优先选鞋跟宽且低(2-3 厘米最佳)的款式,增加脚部支撑面积,减少重心不稳;
鞋底选 “防滑”:认准交叉网状沟纹设计的鞋底,排水性更强,能减少鞋底与地面的 “水膜”,提升摩擦力;
特殊需求选 “辅助”:行动不便者可搭配防滑鞋套(类似冰面防滑套);若鞋底太光滑,用砂纸轻轻打磨表面,能快速提升防滑性。
三、调整步行姿态:雨天走路
也是 “技术活”
调整姿势
正确的行走方式能进一步降低跌倒风险,试试这 3 个小技巧:
缩步幅、降重心;
学 “企鹅步”:脚尖微微向外展开,小步缓慢移动;
不插兜、摆双臂:避免双手插进口袋,让双臂自然摆动,既能维持平衡,又能在失衡时及时调整。
四、特殊人群:这些防护细节要注意
量身定制
不同人群身体状况不同,防滑需 “量身定制”:
孕期女性:孕期重心前移,平衡能力下降,外出建议使用防滑杖辅助,避免穿高跟鞋或鞋底过软的鞋;
老年人:选鞋底偏薄的鞋子(厚底易影响地面感知),外出最好有人陪同,随身携带轻便手杖;
慢病患者:服用降压药、降糖药的人群,需注意药物可能引发的头晕、乏力,外出前先测量血压 / 血糖,雨天尽量减少独自外出。
五、关键提醒:跌倒瞬间如何自救?
不幸跌倒后该怎么做?
万一将要跌倒,请记住:
保护头部优先:尽量用手臂缓冲,避免头部直接撞击。
放松肌肉:紧张状态下更容易受伤。
滚动式跌倒:尝试将直击力转化为滚动力量分布。
【跌倒后处理步骤】
不要立即起身:先评估伤势,避免二次伤害。
冰敷优于热敷:初期48小时冷敷减轻肿胀。
及时就医:即使感觉不严重也建议检查,有些骨折初期痛感不明显。
雨天防滑不是小事,每一个细节都关乎个人健康与家庭幸福。希望这份指南能帮你安全度过降雨天气,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来源:消化内科一病区 刘海霞
党委宣传统战部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