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学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以更小的创伤、更快的康复速度治疗疾病,是医生与患者共同的期盼。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三病区马建主任团队不断推进技术革新,将传统“经股动脉入路”升级为“经桡动脉入路”完成脑血管介入手术,为患者带来更舒适、更安全的治疗新选择。
技术革新
告别长时间卧床,重获舒适手术体验

以往,脑血管介入手术常需穿刺患者大腿根部的股动脉。术后要求平躺卧床、下肢制动6–24小时,过程煎熬,并伴随穿刺点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风险。
而“经桡动脉入路”则选择手腕处桡动脉作为治疗入口,优势显著:
并发症极低:将穿刺点出血、假性动脉瘤等血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控制在1%以下,安全性大幅提升;
恢复体验佳:术后无需长时间卧床制动,显著减轻痛苦与不便,舒适度高;
创伤更微小:腕部穿刺口仅如米粒大小,愈合几乎无痕,更美观。

案例分享
两例大脑中动脉瘤经桡介入治疗

61岁的王女士在体检中发现右侧大脑中动脉M2段起始部动脉瘤;66岁的周女士也因“头晕、走路不稳”来院,检查发现同样位置的动脉瘤。


▲ 病例1


▲ 病例2
经马建主任、周少龙副主任详细评估动脉瘤形态、位置及患者桡动脉条件后,为两位患者分别施行“经导管支架辅助栓塞术”和“经导管动脉瘤裸栓术”。手术过程顺利,在鲁小丽护士长带领护理团队的精心照护下,患者恢复良好,均已康复出院。
专家视角
以患者为中心,技术进阶传递医学温度
马建主任表示:“经桡动脉入路是神经介入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它不仅是穿刺路径的改变,更是以患者为中心治疗理念的具体实践。我们团队熟练掌握该技术,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优解,让患者在治愈疾病的同时,享受更轻松、更人性化的医疗体验。”
每一次技术突破,都是为了给患者带来更优的治疗体验。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始终紧跟医学前沿,持续推动技术革新。经桡动脉介入技术的成熟开展,体现了团队精湛的技术实力与深厚的人文关怀,也为广大脑血管病患者提供了新的优质选择。
(部分图片素材来源网络,侵权即删)
来源:神经外科三病区 李明贺 周少龙 马建
党委宣传统战部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