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门部胆管癌,位置险要、治疗棘手,术后复发转移更是医学难题。
近日,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肝胆胰腺外科李晓勇、陈艳军主任团队,执“纳米刀”科技利刃,以无形电芒,精准制导,成功为一位饱受复发转移之苦的外省患者李先生化解危局!为众多深陷此困的患者,照亮了新的希望之路!
一、棘手难题:肝门部胆管癌术后复发转移
肝门部胆管癌,发生在肝脏“门户”的关键管道上。它早期症状隐匿、进展快,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手术切除率低,对放化疗不敏感,治疗难度极大。而更令人忧心的是,即使成功进行了根治性手术,肿瘤复发转移后往往缺乏有效治疗手段,成为长期困扰患者和医生的临床难题。

二、希望之光:纳米刀精准“斩杀”复发肿瘤
来自山东的李先生(67岁)正是这样一位患者。4年前,他因肝门部胆管癌在当地接受了右半肝切除手术。然而,15个月前复查时发现肿瘤复发转移。此后,李先生和家人辗转北京、四川等多地,尝试多种前沿综合治疗。遗憾的是,病情未能有效控制,肿瘤持续进展,肿瘤标志物不断升高。
在近乎绝望之际,李先生了解到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肝胆胰腺外科在纳米刀消融治疗不可切除的实体肿瘤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怀揣着新的希望,他们来到了郑州。
三、精准评估:破局之刃“出鞘”
接诊的陈艳军主任医师详细了解了李先生的病情和艰辛的就医历程,并仔细审阅了所有病历和影像资料。影像显示,肿瘤病灶位于腹腔动脉及肝总动脉周围,且多次复查提示病灶逐渐增大,此前的各种治疗手段均未能遏制其进展。
陈主任评估认为,李先生的情况非常适合应用纳米刀技术。因为纳米刀的核心优势在于其精准性和对血管神经等重要结构的保护能力,正好可以弥补其他治疗手段的不足。
四、惊心手术:团队协作攻克难关
经过周密的术前准备,由李晓勇主任和陈艳军主任领衔,郜宇主治医师、程冰冰主治医师紧密配合的手术团队,在麻醉和护理团队的通力协作下,为李先生实施了纳米刀消融手术。
手术面临巨大挑战:患者腹腔内粘连极其严重,从原切口进腹后,暴露目标区域异常艰难。手术团队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经过2个多小时的耐心分离,终于在胃后方、胰腺上缘找到了复发的肿瘤。


▲ 术中超声探查及纳米刀消融图片
术中超声显示病灶大小约4x3x3cm,界限不清且与肝尾状叶关系密切。团队反复探查,制定了安全的布针方案。在超声实时引导下,将纳米刀电极针精准置入肿瘤内部,巧妙避开了紧邻的肝固有动脉、腹腔干等生命线血管。整个消融过程共进行了10次治疗,耗时约140分钟。术后超声评估显示消融范围理想,效果满意,术中出血不足100ml!


▲ 术中医师团队及纳米刀器械
五、重燃希望:满意效果与持续关怀
李先生术后很快清醒,返回病房。当得知手术很成功时,这位历经辗转求医、尝试多种治疗的患者激动不已,表达了深深的谢意。
目前,李先生已顺利出院,陈艳军主任医师诊疗团队仍在密切随访,关注他的恢复情况。
科普时间:什么是纳米刀?为何如此神奇?
纳米刀消融的原理和优势:
1.原理:
纳米刀消融技术是通过电极针刺入肿瘤,在肿瘤细胞周围释放高压直流电脉冲,从而在肿瘤细胞膜上产生无数纳米级的永久性穿孔,使靶细胞(肿瘤细胞)凋亡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2.优势:
众多临床研究表明,纳米刀是一种安全、高效的肿瘤治疗技术,与其他肿瘤治疗技术相比,它具有:①消融时间短;② 治疗区域的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得以保留;③不受热岛效应影响;④治疗彻底,治疗边界清晰;⑤治疗区域可恢复正常功能;⑥效果过程可实时监控;⑦可适应更多复杂的病情。从而减少其他传统消融方式所伴有的并发症,因此对毗邻大血管、胆管、胰管等重要结构的局部进展期胰腺癌、肝门部胆管癌等特殊位置肿瘤的治疗具有独特优势。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肝胆胰腺外科于2015年成功引进国际先进纳米刀消融技术,作为河南省率先引进该技术的三甲医院,在治疗复杂肝胆胰腺恶性肿瘤方面,开创了河南省纳米刀治疗的先河,现已成功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数百例,开展例数位居全国前列,已经有来自全国25个省份的患者在这里接受纳米刀消融治疗,术后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获益良好。
来源:肝胆胰腺外科 费猛 赫林涵 王英杰
党委宣传统战部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