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在王兵教授、崔文军主任团队的带领下,成功在省内率先完成经颈动脉血运重建(TCAR)手术(2025年7月3日),并于7月9日顺利完成了第二例此项手术。更令人振奋的是,第一例接受TCAR手术的患者已于7月10日康复出院。

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标志着郑大五附院在颈动脉疾病微创治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填补了河南省内技术空白,为中原地区患者提供了更为安全、高效的国际前沿治疗新选择。
TCAR:微创精准,守护生命“通道”
TCAR(Transcarotid Artery Revascularization)是一种革命性的脑血管手术技术,主要用于治疗颈动脉狭窄或闭塞等疾病。它巧妙融合了传统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的低并发症优势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的微创特点,通过独特的逆向血流保护机制和直接经颈总动脉的微创入路,为患者提供了更优解决方案。
对比传统手术,TCAR具有显著优势
创伤小、恢复快:通过微创方式在颈动脉内植入血流导向支架,避免了传统手术的切口和颈部组织剥离,术后恢复时间缩短50%以上。
安全性高:手术过程中采用血流逆转技术,能有效防止术中栓子脱落进入大脑,降低脑卒中风险。
精准治疗:借助先进的影像导航系统,医生可精准定位病变部位,实现“靶向治疗”,保护健康血管。
适应症广:尤其适用于高龄、基础疾病多、无法耐受传统手术的患者,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护理赋能:构筑全周期安全防线,加速康复进程
随着手术技术的成功落地,血管外科护理团队同步展开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康复行动。团队针对TCAR手术特点,迅速制定并实施了一套专属的护理规范,实现了从术前评估到出院管理的无缝护航。

术前:精心准备,筑牢防线
护理团队联合多学科专家进行全方位评估,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同时利用智能评分系统识别高危因素,在FMEA管理模式下留置中长导管,确保患者以良好状态迎接手术。
护士长施敏强调:“TCAR不是终点,而是护理精准化的起点。”
术后:严密监测,精细管理
生命体征守护: 尤其关注术后血压波动(因可能影响颈动脉压力感受器),严密监测,精准控制。
“毫米级”切口管理: 虽切口不足3cm,但护理团队颠覆传统颈部手术护理逻辑,实施精细化伤口护理,预防感染,促进愈合。
“分钟级”神经功能监测: 针对TCAR的“逆向血流保护”特点,运用科学量表高频次监测患者语言、运动、感觉等神经功能,确保患者安全度过术后恢复期。
加速康复:身心并重,提升质量
护理团队制定了个性化康复计划,涵盖饮食指导、心理支持、康复锻炼和用药宣教等方面,帮助患者快速恢复身体机能,建立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复发,显著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从首例探索到成功运用:建立全链条TCAR治疗中心
作为河南省内TCAR技术的开拓者,郑大五附院血管外科已成功建立起涵盖“筛查-手术-康复”全链条的TCAR治疗中心。护理团队同步制定的围手术期护理规范,确保了技术优势在临床实践中得到更好发挥。从首例探索到第二例成功、首例患者顺利出院,标志着该技术在郑大五附院已得到成功应用。
未来展望
TCAR手术的成功开展与患者顺利康复,为众多颈动脉狭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医疗及护理团队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不断优化技术流程,深化护理内涵,推动TCAR技术在省内的规范化应用与普及,为守护中原百姓的血管健康贡献更强大的“五附院力量”!
来源:血管外科 施 敏 孙一韬 高海燕
党委宣传统战部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