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是唐代诗人张继在一个无眠的夜晚写下的千古名篇。从古至今,失眠一直是困扰很多人的一个问题!失眠的原因很多,有些是疾病引起的,有些是生活方式、心理因素等原因导致的。针对不同病因需要进行相应治疗,而镇静催眠药在失眠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下面,就让专业药师给您讲解如何科学合理使用镇静催眠药! 
 

 

 

 
入睡困难:推荐选择短、中效药物,如唑吡坦、右佐匹克隆、扎来普隆、阿普唑仑、艾司唑仑、劳拉西泮等。 
易醒、早醒、多梦:推荐选择中、长效药物,如劳拉西泮、阿普唑仑、艾司唑仑、氯硝西泮、地西泮等。 
伴有焦虑:推荐选择具有抗焦虑作用的镇静催眠药如阿普唑仑、地西泮等。 
伴有抑郁:推荐有催眠作用的抗抑郁药物如曲唑酮,米氮平,多塞平等。 
 

 
1、 初次使用镇静催眠药,需要服用多大剂量? 
镇静催眠药用药剂量应遵循个体化原则,防止出现药效不佳或不良反应的发生。 
药师建议:推荐最小有效剂量开始服用,并以最小有效剂量维持治疗。效果不佳时建议在医生帮助下重新评估,调整用药。 
2、镇静催眠药应该每天都服用吗? 
从安全性及用药依从性方面考虑,短期失眠可连续给药,长期失眠按需、间断给药。 
药师建议:疗程小于4周,睡前连续服药;疗程大于4周,每周3~5次给药。 
3、服用镇静催眠药期间可以开车吗? 
镇静催眠药可产生镇静作用,导致对外界的反应能力、注意力下降,可能发生危险状况。 
药师建议:服药期间不推荐驾驶、操作机械或从事其他精神警觉的活动。 
4、服用镇静催眠药期间可以饮酒吗? 
酒精和镇静催眠药合用增加对呼吸以及心跳的抑制作用,使人反应迟钝、昏睡,甚至昏迷不醒。 
药师建议:服用镇静催眠药期间应避免饮酒。 
5、服用镇静催眠药会不会出现活动受限? 
服药镇静催眠药会使人感觉无力、头晕等,特别是老年人在起床时容易跌倒,增加骨折风险。 
药师建议:可上床后服药,起夜和早晨醒后最好先坐一会儿再起床,老年人若行走不稳可借助助行器等。 
6、服用镇静催眠药是否影响第二天的学习或工作? 
服用镇静催眠药特别是中长效镇静催眠药如地西泮、氯硝西泮次日的宿醉效应会比较明显,如次日早晨可能会出现困倦、昏沉、乏力。 
药师建议:推荐使用新型镇静催眠药如右佐匹克隆、唑吡坦等,以减少对第二天学习或工作的影响。 
7、睡眠改善后,镇静催眠药能否停用? 
当睡眠改善,可考虑停药。但需要逐渐停药。避免突然停药引起反跳性失眠,或戒断症状如激动、抑郁或体温过低等。 
药师建议:推荐逐渐停药,如第一周减少50%用药剂量。以后每周减少10%~20%。整个停药过程可能需要数周至数月。 
8、仅服用镇静催眠药是否就能保证最佳睡眠? 
大部分失眠者可能存在不良的睡眠习惯,故在使用镇静催眠药的同时生活方式的干预也很必要。 
药师建议:①睡前数小时避免饮用咖啡、浓茶或者吸烟;②睡前避免饮酒、剧烈运动、大吃大喝或者进食不易消化食物;③睡前1小时内不做易引起大脑兴奋的活动;④保持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⑤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 
 

 
老年患者:推荐使用非苯二氮䓬类药物或褪黑素受体激动剂。用药过程中密切监护药品不良反应。 
妊娠和哺乳期患者:最好避免使用镇静催眠药,推荐采用非药物干预手段治疗失眠。 
围绝经期和绝经期患者:应首先鉴别和处理此年龄组中影响睡眠的常见疾病,失眠症状处理与普通成人相同。 
儿童和青少年:一般不建议药物治疗,多以行为矫正为主。 
伴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苯二氮䓬类药物慎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
 

 
来源:药学部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