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正在被颈肩腰腿痛、神经痛或癌痛所困扰?您是否认为疼痛除了“一味忍受”,别无他法?
请改变观念:疼痛是第五大生命体征,是需要被治疗的“疾病”本身。

首先,让我们重新认识一下疼痛:国际疼痛学会将其定义为:一种与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体验。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其与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并列为第五大生命体征。这意味着,报告疼痛应与报告发烧一样自然和重要。
疼痛不止是“疼”和“痛”
它还包括我们常说的“痒”、“麻”、“木”、“胀”、“困” 等各种各样不舒服的异常感觉。正确地向医生表达这些感受,是有效治疗的第一步。
世界镇痛日
“世界镇痛日”由国际疼痛学会(IASP)于2004年发起,定为每年10月的第三个周一。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将这一周确定为“中国镇痛周”。
免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也是医生的神圣职责。
今年主题:关注中低收入地区的疼痛管理、研究与教育。
科学应对疼痛,从准确描述开始
当您向医生描述疼痛时,请记住以下五个关键点,这能让诊断更精准:
1.精准定位疼痛“坐标”
是脖颈子、肋叉子,还是波棱盖儿、胯骨轴子?如果说不清楚,可以直接指给医生看。准确的部位是诊断的第一线索。
2. 明确疼痛的“节奏”与“时长”
持续时间:疼痛第一次出现是什么时候?是几天前,还是几年前?
发作频率:是持续不断的痛,还是一阵一阵的痛?如果是阵发性痛,每次痛多久?间隔多久痛一次?
3. 形象描述疼痛的“感觉”
医生常问“怎么个疼法?”您的描述越形象,医生判断越准确。比如:
针扎、刀割一样 -> 可能为神经痛
酸痛、胀痛、困痛 -> 常见于肌肉劳损
火烧、灼热感 -> 可能与神经或软组织炎症有关
蚂蚁爬、串电样 -> 典型神经病变感觉

4. 量化疼痛的“程度”
“到底有多痛?”如果难以用数字描述,可以告诉医生:
夜间是否会痛醒?
白天是否影响工作、生活或心情?
这些信息是判断疼痛严重程度的重要依据。

5. 找出疼痛的“开关”
诱因:首次出现时,是否伴随外伤、劳累、感染或其他事件?
加重或缓解因素:做什么会加重(如按压、运动)?做什么会缓解(如休息、热敷、特定姿势)?
世界镇痛日 · 中国镇痛周
义诊活动来袭!

为提高公众对疼痛的认识,帮助受疼痛困扰的患者走出困境,在“世界镇痛日·中国镇痛周”之际,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疼痛科联合放疗科、药学部,举行大型联合义诊活动!
义诊时间:10月20日 - 10月24日(每日上午 9:00 - 11:30)
义诊地点:门诊大楼1楼大厅
义诊内容:
1.常见慢性疼痛:颈肩腰腿痛、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带状疱疹神经痛、非疼痛性疾病(如失眠、面肌痉挛)等复杂疑难疼痛及癌痛疾病知识健康宣传及咨询。
2.肿瘤相关疾病的规范化治疗。
3.止痛药物如何选择?
(部分图片素材来源网络,侵权即删)
来源:疼痛科 席豪
党委宣传统战部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