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急性人畜共患病,病毒攻击中枢神经系统,最终导致呼吸循环衰竭死亡。全球每年约5.9万人因狂犬病死亡,我国近年仍有散发病例,狂犬病的潜伏期通常1-3个月(短则1周,长则1年以上),初期症状像感冒(发热、头痛),后期出现恐水、怕风、咽肌痉挛,病程极快,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100%。
二、哪些动物会传播狂犬病毒?
主要宿主:犬科(狗、狼)、猫科(猫、豹)、蝙蝠(野生为主)。
高风险动物:未接种疫苗的流浪犬猫、野生动物(如蝙蝠、狐狸)。
误区纠正:被“看起来健康”的动物咬伤也可能感染!病毒可能在动物体内潜伏,外表无异常。
三、不小心受伤了怎么办?
狂犬病的暴露分级如下:

狂犬病的治疗:
1冲:用肥皂水(或弱碱性清洁剂)+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
2消:用稀释碘伏或其他具有病毒灭火效果的皮肤黏膜消毒剂涂擦伤口
3医:及时到达医院,医生评估暴露等级后接种疫苗;如为Ⅲ级暴露,则需另外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
四、科学防控,每个人都是“守门人”!
养宠人责任:
给犬猫定期打兽用狂犬病疫苗(首针3月龄,每年加强);
遛狗牵绳,不散养、不弃养;
观察宠物健康(异常攻击/流涎/抽搐)。
普通人防护:
不随意逗陌生犬猫(尤其流浪动物);
远离野生动物(如蝙蝠洞、狐狸窝);
高风险职业(兽医、救助员)可接种暴露前疫苗。
2025年9月28日是第19个世界狂犬病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你我共同行动,共筑狂犬病防控防线”。


▲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急重症医学部参与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局、郑州市卫生健康委、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局联合主办,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承办以“你我共同行动,共筑狂犬病防控防线”为主题的宣传活动
(部分图片素材来源网络,侵权即删)
来源:急诊科 潘德强
党委宣传统战部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