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吴主任!做完二期手术才1个月,我的右胳膊和右腿肌张力就明显降低了,活动不再那么僵硬,顽固性疼痛也减轻不少,连走路姿势都比以前好了很多!这比我过去两年单纯做康复治疗的效果明显得多!我对接下来的恢复更有信心了!”
——出院当天,患者李先生(化名)紧紧握住吴建珩主任的手,激动地表示。
【病痛回忆·两年煎熬】
李先生今年55岁,两年前因高血压控制不佳,突发脑出血,在当地医院紧急接受颅内血肿清除手术,虽然保住了生命,但却留下了右侧肢体偏瘫的后遗症。李先生是个很成功的生意人,肢体的偏瘫让他无法再叱咤商场。
两年间,在妻子的陪伴下,他在当地持续进行治疗,但效果有限:患肢肌力恢复缓慢,肌张力却不断增高,右腿尤其僵硬,步态异常还引发了右腿疼痛。
起初李先生尚能忍受,近半年来右腿僵硬和疼痛不断加剧,走路姿态也越来越差,康复信心严重受挫,情绪一度陷入低谷。
提起两年来的煎熬,李先生不禁眼圈发红:“这两年右腿越来越僵,小腿和脚踝常常疼得厉害。康复从没断过,但走路反而更不如前。钱花了不少,腿却越来越不听使唤,还不如刚发病的时候。这样半身不遂,自己不痛快,还拖累家人。说实话,最难受的时候,连死的心都有。”
【一线希望·果断求医】
就在两个月前,处于痛苦和绝望中的李先生,偶然了解到郑州大学五附院吴建珩主任开展了一项针对偏瘫后遗症的新技术——“脊髓电刺激术”,他仿佛抓住了一线希望。随后他拨通医院科室电话,吴建珩主任耐心为他讲解手术原理与疗效,打消了顾虑。李先生决定前来一试。
“我们县医院的医生告诉我,偏瘫后遗症只能靠康复,没有别的办法,能恢复到什么程度全靠运气。我也问过有没有手术能降肌张力,他们都表示从来没听说过。打听了一圈,我们当地没有一家医院开展这类手术,最后才想来郑大五附院碰碰运气——没想到,真的来对了!”说起此次求医经历,李先生语气中满是庆幸。
【精准评估·分步治疗】
入住神经外科五病区后,为李先生安排了系统的专科检查和术前评估。科主任吴建珩迅速组织术前讨论,明确手术指征,最终确定为他施行“脊髓电刺激术”。
两期手术
该手术分两阶段进行:一期为测试手术,通过微创穿刺植入两枚临时脊髓电极,连接体外电池进行电刺激。一期手术创伤小、风险低、费用少,主要用于疗效预判。二期为永久植入手术,于一期术后一个月进行,将片状电极植入椎管内,电池则埋入腹部皮下。术后还可配合配套的同步康复外骨骼机器人开展辅助训练——该设备能够与脊髓电刺激同步协调运动,实现更有针对性的康复。

▲ 吴建珩主任在实施(一期)脊髓电刺激手术
李先生在一期术后对测试效果非常满意,一个月后毫不犹豫接受二期手术。两台手术均由吴建珩主任主刀,术中由神经电生理科孙楹技师全程监测,保障手术精准与安全。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李先生很快进入同步机器人辅助康复训练。

▲ 吴建珩主任在实施(二期)脊髓电刺激手术
“一期手术后仅一周,我就能感觉到变化,右腿和右胳膊轻松很多。电流一直传到右脚和右手,酥酥麻麻,特别舒服。于是我果断做了二期手术。没想到二期之后效果更加明显。现在术后一个月,一天比一天好,右腿几乎不疼了,走路姿态也改善很多!同步康复机器人非常先进,电刺激到哪,机器就辅助活动到哪,完全同步,比我自己练更高效。现在状态越来越好,心情也开朗了,重新找回对生活的信心!真心感谢郑大五附院神经外科团队!”李先生对治疗效果给予高度评价。
2025年,神经外科五病区已成功为超过30例偏瘫患者实施该项手术,均获得满意疗效。
脊髓电刺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神经调控技术,在治疗偏瘫后肌张力高方面展现出独特的优势。通过抑制过度活跃的神经环路、促进神经可塑性等机制,SCS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然而,SCS治疗也需要严格的患者筛选和评估,以及术后的系统康复和随访。对于符合治疗指征的偏瘫患者,SCS是一种值得考虑的治疗选择。我国拥有数量庞大的卒中后偏瘫人群,偏瘫治疗一直是医学难点与研究热点。脊髓电刺激术的出现,为那些常规康复效果不佳的患者提供了全新选择。
偏瘫的脊髓电刺激治疗
脊髓电刺激术(Spinal Cord Stimulation, SCS)在治疗偏瘫后肌张力高方面展现出显著的效果,为偏瘫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以下是对脊髓电刺激术治疗偏瘫后肌张力高的详细分析:
一、偏瘫后肌张力高的原因
偏瘫后肌张力高通常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如脑卒中、脑出血等,导致神经信号传导异常,引起肌肉过度收缩。这种肌张力增高不仅影响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还可能导致疼痛、姿势异常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脊髓电刺激术的治疗原理
脊髓电刺激术是一种神经调控技术,通过植入电极向脊髓特定节段施加电刺激,调节神经环路功能。在治疗偏瘫后肌张力高方面,其原理主要包括:
1.抑制过度活跃的神经环路:SCS可以抑制脊髓中过度活跃的神经环路,特别是与肌张力增高相关的牵张反射环路,从而降低运动神经元的异常兴奋性,缓解肌肉痉挛。
2.促进神经可塑性:SCS能够促进神经可塑性,增强皮质脊髓束的重组和代偿,有助于恢复正常的神经信号传导,改善运动控制能力。
3.双向调节作用:SCS通过激活脊髓背柱纤维,产生逆行性和顺行性神经冲动,调节大脑运动皮质的兴奋性。这种双向调节作用有助于重建受损的神经环路,促进运动功能的全面恢复。
三、临床实践与疗效
近年来,脊髓电刺激术在治疗偏瘫后肌张力高方面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根据国际多中心的研究数据,SCS治疗组相比对照组在改善运动功能、缓解痉挛症状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具体来说:
1.显著改善运动功能:SCS能够显著降低偏瘫患者的肌张力,提高肢体的活动度和力量,从而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
2.提高生活质量:随着运动功能的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3.长期疗效稳定:长期随访研究表明,大部分接受SCS治疗的患者能够维持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四、治疗流程与注意事项
1.患者筛选与评估:SCS治疗的实施需要严格的患者筛选和评估。目前,临床主要选择病程在6个月以上、传统治疗效果不佳的中重度痉挛偏瘫患者。术前评估包括详细的神经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心理评估,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 手术操作流程:手术包括电极植入、脉冲发生器置入和参数调试等步骤。电极通常植入在颈髓或胸髓背侧,具体位置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损伤部位确定。手术过程采用微创技术,减少了对患者的创伤。
3.术后康复与随访:术后需要进行系统的参数优化和康复训练,以达到良好效果。同时,定期随访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来源:神经外科五病区 袁小威
党委宣传统战部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