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搜索按钮
进入适老模式
信息公开
医疗动态
首页>信息公开>医疗动态

刀尖起舞,毫米拆弹!

发布时间:2025/7/25文字调整

"医生,我还能看见吗?"

"肿瘤切干净了吗?"

在神经外科病房,这样的疑问每天都在上演。

大脑,这个“生命中枢”,结构精密如迷宫,手术如同在刀尖起舞。


今天,让我们跟随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一病区寿记新主任团队的三个真实案例,走进这个“生命中枢守护站”,见证医生如何运用毫米级的精准操作,在大脑深处上演惊心动魄的“拆弹”奇迹。


垂体瘤——藏在大脑深处的"隐形炸弹"

垂体虽只有豌豆大小(约1cm³),却是人体的"内分泌总司令"。掌控着人体激素的"总开关"。当垂体发生肿瘤时,可能引发:女性突然闭经、男性性功能减退、手脚莫名增大(肢端肥大)、视力突然下降……这些看似无关的症状,都可能是垂体瘤发出的警报。


640


肿瘤分类:

按功能:泌乳素瘤(女性月经紊乱)、生长激素瘤(巨人症/肢端肥大)、ACTH瘤(满月脸水牛背)

按大小:微腺瘤(<1cm)、大腺瘤(1-3cm)、巨大腺瘤(>3cm)

诊断利器:

磁共振——火眼金睛识肿瘤

血液检测——揪出异常激素"元凶"

视野检查——捕捉视神经受压信号


三例手术实录

看"拆弹专家"如何破解生命困局

案例1:哑铃形巨瘤的"三明治修复术"

患者困境:52岁男性,肿瘤如"哑铃"卡在颅底,压迫视神经导致双眼失明,传统开颅手术风险极高。

技术突破:

内镜经鼻蝶入路:通过鼻腔这个"天然通道",将手术创伤缩小到钥匙孔大小。


640_副本


三明治重建技术:人工硬脑膜(基础层)+自体阔筋膜(加固层)+带蒂鼻中隔黏膜瓣(覆盖层),构建三重防护屏障。

手术成果:

术后24小时:MRI显示肿瘤全切,无残留

视力恢复:从双目失明到重见光明

零并发症:无脑脊液漏,1周出院


640 (1)_副本


案例2:侵袭性肿瘤的"毫米级剥离术"

患者困境:38岁女性,肿瘤像"树根"侵入海绵窦,包裹颈内动脉,传统手术易致大出血或偏瘫。

技术突破:

神经导航定位:GPS导航般精准定位肿瘤边界;

分段掏空-包膜分离:像"剥生鸡蛋"般剥离肿瘤,保护颈内动脉。

手术成果:

术后复查:肿瘤全切,血管神经零损伤

快速康复:次日下床,5天出院


640 (2)_副本


案例3:微腺瘤的"单孔闪电战"

患者困境:

28岁女性,泌乳素高达110.65ng/mL(正常<25ng/mL),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技术突破:

单鼻孔极速方案:仅用90分钟完成手术,术中出血量<5ml。

4K超高清内镜:显微镜级视野下精准切除。


640 (3)_副本


手术成果:

激素骤降:术后24小时泌乳素降至6.14ng/mL

快速康复:次日下床,3天出院。


从"经验医学"到"精准医学"的跨越

从"大开颅"到"针尖起舞"

术前精准评估:3D重建技术模拟手术路径

术中实时护航:神经导航实时显示血管位置,误差<0.1mm

术后快速康复: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平均住院日缩短至3-5天


与传统开颅手术相比,优势显著: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


每一例成功手术的背后,都是神经外科医生在显微镜下长时间的“雕刻”训练和对毫米级精准的不懈追求。寿记新主任团队用精湛技艺和前沿科技,为无数患者拆除了大脑深处的“炸弹”,挽救了视力,重塑了生活。

未来,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将持续推进技术革新,让更多患者享受到微创医疗带来的福音!


(部分图片素材来源网络,侵权即删)

来源:神经外科一病区 梁博

党委宣传统战部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