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5日,李强总理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过去一年的辉煌成就,描绘了新一年的发展蓝图,我校同学热切关注此次会议的召开,并围绕会议内容展开热烈讨论。
第五临床医学院2024级外科学研究生王贺贤认为,政府推进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的战略布局,正在重塑创伤救治需求。城中村改造催生的建筑工地,要求急诊外科完善高空坠落伤的多学科救治流程;"新增就业1200万"目标背后,需建立制造业机械创伤绿色通道,优化断肢再植的"黄金6小时"救治体系。农业机械化普及使农机致伤成为基层医院新常态,这要求青年外科医生掌握胸腹联合伤等复杂创伤的处理能力。人口流动加速背景下,构建全国创伤数据共享平台,可实现异地就医患者的救治信息无缝衔接。作为外科后备军,我们既要精研损伤控制外科技术,也要关注社会环境对创伤谱系的影响,通过临床数据挖掘建立创伤预警模型,为构建韧性更强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提供学术支撑。
第五临床医学院2024级内科学研究生纪鑫蓉指出,政府工作报告中乡村振兴与粮食安全的战略部署,为慢性病防控提供了新视角。粮食产量稳定在1.4万亿斤的背景下,需关注膳食结构优化对代谢性疾病的干预价值——过度精细化的主食摄入仍是糖尿病、肥胖症的重要诱因。报告中“种业振兴行动”若与功能农业结合,可培育高膳食纤维水稻、低升糖指数小麦等特色作物,从源头改善居民营养结构。同时,基本公共卫生经费的增加可支持社区开展个性化营养干预,例如通过肠道菌群检测为高血压患者定制膳食方案。作为内科学研究生,我们需突破传统诊疗思维,将临床研究与农业科学、食品工程跨界融合,探索“食疗”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循证依据。这要求我们既深耕医学专业,又拓宽跨学科视野,为患者提供更贴近生活场景的健康解决方案。
第五临床医学院2024级研究生外科学钱美含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将智能网联装备和具身智能列为重点发展方向,为外科手术革新提供了重要契机。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加速国产化进程,结合5G技术可突破空间限制实现远程精准操作;量子计算赋能的智能影像系统显著提升肝胆肿瘤定位精度,推动微创手术向亚毫米级精准迈进;3D生物打印技术促进个性化骨科假体的研发,为复杂骨缺损修复开辟新路径。然而,智能设备的深度应用需警惕技术依赖风险,如过度依赖导航系统可能导致年轻医生解剖认知能力退化。作为外科研究生,我们既要积极参与智能手术系统的临床研究,掌握AI辅助决策的核心算法,更要坚守手术基本功训练,在技术创新与传统术式间构建协同发展模式,为外科手术的精准化、智能化转型贡献青年力量。
第五临床医学院2024医学技术专业研究生饶永兰感慨道,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高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财政补助标准,这对慢性病管理具有积极意义。慢性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已成为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威胁。经费的增加将有助于扩大慢性病管理的覆盖面,提升服务质量。例如,加强社区慢性病筛查、随访和管理,可以有效降低疾病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作为医学研究生,我们应积极参与慢性病管理的实践,关注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工作,推动医疗模式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为提升全民健康水平贡献力量。
第五临床医学院2024内科学研究生吕强强指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优化药品集采政策并强化质量监管,这对内科临床实践具有深远影响。药品集采常态化后,心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用药成本显著降低,例如降压药、胰岛素等长期用药的可及性大幅提升。但集采药品的质量监管仍需加强,部分患者对低价药品的疗效仍存疑虑。作为内科专业研究生,我们需关注集采药品的临床应用效果,通过循证医学研究评估其安全性与等效性,同时向患者做好用药科普,消除"价廉质次"的误解。此外,集采政策倒逼临床用药规范化,推动医生从经验性用药转向精准化治疗,这对提升内科诊疗水平具有积极意义。
第五临床医学院2024内科学研究生李坤云说,政府将生物制造、具身智能列为重点培育产业,为内科诊疗带来新机遇。在消化内科领域,生物制造技术可开发人工肝支持系统;量子计算能提升CT影像重建精度,助力早期肺癌筛查;智能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心衰患者的体液潴留情况,这些创新正改变传统内科诊疗模式。但新技术临床应用需警惕"唯技术论",例如AI诊断模型可能存在算法偏见,需结合临床经验辩证使用。作为青年医学生,我们既要掌握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交叉学科知识,更要坚守临床基本功,在科技创新与人文关怀间找到平衡点,真正实现"以患者为中心"的精准医疗。
第五临床医学院2024内科学研究生荣梦珂认为,作为一名医学专业的学生,针对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医疗卫生领域的内容让我们格外关注。报告中提到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优质的医疗服务,减轻百姓看病就医的负担。深化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推进编制动态调整,建立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费机制,完善薪酬制度,也为我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公平、有序的环境。这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视,也激励着我们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临床技能,培养科研思维。我们立志要为提升全民健康水平贡献力量,在未来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不负时代的期望。
青春与时代同频共振!郑州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学子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